青海湖古稱“西海”,又稱“鮮水”或“鮮海”。蒙語稱“庫庫諾爾”,藏語稱“錯溫波”,意為“青色的海”、“藍色的海洋”。由于青海湖一帶早先屬于卑禾羌的牧地,所以又叫“卑禾羌海”,漢代也有人稱它為“仙海”。從北魏起才更名為“青海”。
來到青海,可以唱一唱藏族的“拉伊”山歌,看一看黃南藏戲,跳完“果卓”、鈴鼓舞,再與土族的兄弟姐妹一起舞“安昭”。看到篝火旁融融的氣氛,你也會被那摯真、純樸的氣息所打動。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青海湖的娛樂活動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,唱一唱藏族的拉伊山歌,看一看安多藏戲,跳完鍋莊舞、鈴鼓舞,再與土族的兄弟姐妹一起舞安昭。看到篝火旁融融的氣氛,你也會被那摯真、純樸的氣息所打動。想要更加刺激一些的話,可以去狩獵,體驗男人的遠古含義。
拉伊山歌
流傳在青海、甘肅、四川等廣大安多方言藏區的一種專門表現愛情內容的山歌藝術,它的分布以青海湖環湖地域和黃河流域(以海南、黃南兩州)為中心而向四方輻射。拉伊脫胎于藏族山歌,種類豐富,數量浩繁,內容涉及愛情生活的各個方面。
安多藏戲
受西藏藏戲影響,吸收安多地區藏族文化,在民歌、民間說唱、民間歌舞、藏傳佛教義化基礎上,形成、發展起來的一個藏戲新劇種。現在安多藏戲,主要流行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各縣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藏族地區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和甘德縣。
鍋莊舞
藏族的民間舞蹈,在節日或農閑時跳。男女圍成圓圈,自右而左,邊歌邊舞。男性著肥大筒褲有如雄鷹粗壯的毛腿,女子脫開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飄逸灑脫。鍋莊舞姿矯健,動作挺拔,既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,舞姿順達自然,優美飄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