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1999年第一艘飛船發射至今已是第十八個年頭了,所有神舟飛船都在酒泉發射中心發射,讓全中國人都知道了“酒泉”這個名字。
很多人聽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,都以為該基地位于酒泉,其實不是那么回事,當時為了給衛星發射基地起名字,出于各種考慮,最后定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,荒無人煙的巴丹吉林沙漠的一片綠洲上,是當年聶榮臻元帥親自挑選的一塊風水寶地。這里距離酒泉還有近300公里之遙。離額濟納旗還有近200多公里,發射中心大概在方圓500公里戈壁的中心。從酒泉到基地是一條筆直的馬路,從基地到額濟納還是一條筆直的馬路,近500公里看到的只是沙漠和黑戈壁,只有基地那一塊風水寶地可以說這里是一塊沙漠綠洲。感覺起來有點夢中的神話一般。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雖然這片區域及其偏僻,但它地勢平坦,人煙稀少。沙漠性氣候全年少雨,白天時間長,年平均氣溫8.5℃,相對濕度為35%-55%,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,試驗條件很適合衛星及載人航天飛行器發射。
那為什么要用“酒泉”命名呢?
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始建于1958年10月,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,加上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,很難選一個有知名度的地名,酒泉恰巧是距離發射中心最近,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,于是基地理所當然地以“酒泉”命名。
1969年,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轄區,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,到了1979年,阿拉善盟包括額濟納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,以歷史沿革來說,發射中心確實可以說“曾位于”酒泉。
取名酒泉發射中心還考慮到物資供應的現實因素。酒泉比較多,相對比額濟納旗條件好,所以才取名酒泉衛星發射基地。發射基地長期以來的物資供應大多由酒泉市承擔,同時酒泉市負責了基地生活區、專用鐵路和高速公路的建立,并管轄基地的教育、醫療、公安系統。由于有5%的子基地分布于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,為了補償阿拉善盟,所以將稅收交給阿拉善盟負責,此外一切事務均為酒泉負責。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現在明白了吧,其實呢,真正的衛星發射中心是在額濟納旗地區。在世界的23個發射場中,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前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、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齊名,能夠發射載人航天器。
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神秘,除了發射和實驗任務期間,平時這里與現代城市并沒有多大差異,衛星發射場、指揮控制中心、長征二號火箭、測試中心等等,在2017年3月28日,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被國家旅游局、中國科學院推選為“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”,也就是說,現在是正式確定可以開放了,大家可以去參觀旅游了。
酒泉航天旅游的興起,首先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,發射頻繁,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直保持很高的知名度。另外,絲綢之路日益成為旅游熱門線路,也帶動了航天旅游發展。平時行走在這里,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現代城市。這里的賓館和街道取名都極具特色,有太空路、宇宙路、航天路、胡楊路、黑河路、紅柳路等。這里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的小城市,時不時可以看到快樂的小朋友,給這里帶來了無限生機。